其實所謂的週邊設備即是輸入及輸出設備,例如鍵盤、滑鼠及音響等。一般來說,這一節說的東西不多,如果對這些有一定認識的人,可以略過此部份。 1. 滑鼠及鍵盤 滑鼠和鍵盤眾所周知都是用來控制電腦的工作,但今次要說的只是鍵盤及滑鼠的不同介面,分別為 2. 印表機及掃瞄器 現時絕大多數市面上的印表機及掃瞄器都是合併成為一部機器的,這些通常都叫做多合一打印機,或All-in-one Printer。從前的打印機可能都會使用Parallel Port,但現時推出的打印機一定會使用USB Port。所以現時看打印機的時候都是看它是用甚麼類型的墨匣(裝打印機墨水的盒),市面上的打印機主要用噴墨式及鐳射式,一般的家庭及小型寫子樓都會用噴墨式,因為價錢較便宜,但打印的速度及質素都較鐳射的差,但鐳射打印機及墨匣的價錢起碼比噴墨的貴幾倍,所以都是較大型的寫子樓及工作地區才會使用。 現時有很多喇叭都是使用USB介面,而很少再使用輸入輸出介面(主機板後的綠色圓形接口)。話雖如此,但對於多聲道(明確地劃分前後左右喇叭的系統,聲效較普通的好很多,但相對也比較昂貴)的喇叭來說,圓形式的接頭仍然是主流來的。對於數碼聲道來說,接頭的構造就複雜得多,一般這些數碼聲道都會分別使用同軸及光殲作為輸入及輸出介面,音質比模擬聲道清晰及好得多。 4. USB及IEEE 1394設備 有時候不少用家都未必知道IEEE 1394是甚麼東西,其實這個介面同USB的功能一樣都是傳送各式不同的資料。例如USB介面有推出讀卡器或數碼相機的傳輸線,IEEE 1394也會有。USB有分1.0及2.0,分別是在於傳輸速度,而IEEE 1394也有分a及b,不過分別是在於端子大小的分別。不過,IEEE 1394在普及化方面比USB做得較差,所以一般用家都會使用USB介面的設備。 |